亿达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动态
工程案例
公司资质
业务范围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筒仓灰库
烟囱滑模
储煤粮仓
倒锥壳水塔
电厂冷却塔
桥墩施工
高层建筑滑模
竖井滑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高墩台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高墩台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15.06.09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1·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的现状分析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施工方式,桥梁高墩施工在桥梁稳定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桥梁的高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高墩的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为了与工程需要相适应,爬升模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板体系得以形成。爬模施工技术的出现使高墩施工的难度得到较大程度地降低,使施工步骤得以简化,由于爬模系统具有质量轻、体系小、安装拆卸及操作方便等特点,在桥梁及高塔等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2·桥梁高墩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2.1 较低的施工安全度且周期长
由于桥梁高墩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有较低的施工安全度存在。高空作业模板的受力支撑体系,从模板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高墩柱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高度为4~6m。对于超过20m的高度施工次数达到超过5次,这样每一根墩柱的施工周期较长,受到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墩柱施工工期会达到5~6个月。
2.2 模板与机械设备的投入较大
由于单根高墩柱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且容易受到总工期的影响,施工单位只能运用平行作业的施工组织方法对桥梁高墩柱进行施工,每根墩柱都需要配备4.5m以上高度的大模板,使其形成施工体系,该模板的投入相对较大,受到起吊能力的限制,高墩柱施工过程中应运用大吨位吊车相互配合。且全标段存在数量较多的高墩柱,分散于不同的山沟内,导致吊车的调配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从而形成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
2.3 高墩施工定位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高桥墩来说,存在较小的截面面积、墩身与重心较高、墩身柔度大且施工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对轴线控制做到极为精确。
2.4 高墩施工接缝的处理存在较高要求
高墩柱不仅属于一个简单的受压构件,还受到复杂弯矩扭矩的作用,必须确保墩具有一定的柔度,在荷载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避免不了会出现弯曲和摆动问题,因此会出现较高的高墩施工质量要求,若高墩施工缝的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墩身薄弱受力位置出现。
3·高墩台翻模施工技术分析
3.1 高墩台翻模技术的施工原理
高墩翻模是将大块钢模通过塔吊进行提起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在钢模板的牛腿支架上对工作平台进行支撑,然后通过塔吊将工作平台和模板进行缓慢提升,施工人员在工作平台的上下两层开展模板的装、拆、测绘以及绑扎。全部采用大块钢模作为墩柱模板,每套由三节构成,控制每节高度为3m。除了墩底高度应为9m以外,还应完成一次浇筑,以上都应按照6m+3m的循环交替方式进行翻升。在第三节钢模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对工作平台进行提升,拆卸第一、第二节模板后向第三节上方实施提升,在安装并校正后开展浇筑混凝土操作。
3.2 高墩台翻模技术的特征
在施工工艺的技术含量上对比高墩液压翻模,高墩塔吊翻模达到更为科学且先进。由于高墩液压翻模技术容易造成墩台出现较大接缝,且在提升液压平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顶端混凝土拉开、套管倾斜以及较大墩身尺寸偏差等不足。而高墩塔吊翻模施工工艺的运用能够使该缺点得到有效避免,不仅确保高墩线形达到流畅,而且还能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得到改善,使施工的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3.3 高墩翻模技术的应用范围
通常情况下,翻模技术适用于公路、铁路及超高混凝土结构构筑物的施工,甚至在运输困难及狭窄的施工场地内得到应用。
4·高墩台液压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液压滑模的施工准备
4.1.1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对不易有离析、泌水的现象且坍落度保持在3~5m范围内的半干型或低流动性的混凝土进行使用,使混凝土的出模强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混凝土出模后易于抹光表面,且不至于处于流淌状态或容易出现变形,在干燥凝固以后能够对上部混凝土的自重进行承受。
4.1.2 滑模施工的组织设计要点。由于滑模施工对多项施工工艺进行综合,且综合性较高,因此必须对一系列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设计,使其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并对完善的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防护体系进行设立,促使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安全性及质量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4.1.3 制作模板及滑模系统。模板装置的构成主要包括滑模系统、提升系统以及操作平台系统三大部分。提升架和全钢结构的模板共同构成了滑模系统。全部运用定型大钢模板作为钢模,在模板之间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应对围圈实施一定刚度的保持,并进行刚性连接,在钢模板上上下错开均匀分布,使其构成整体连接状态,该设置方法的运用能够避免模板有变形问题产生。液压支承杆、千斤顶、油路以及控制台共同构成了提升系统。而操作平台的构成主要包括外挑架和吊架两部分。为了使整体刚度得到增加,应运用钢管对挑架实施连接,并在外部对安全防护栏杆和安全网进行设置。
4.1.4 机具设备的选择。通常运用规格为25mm的圆钢进行爬杆的制作,该爬杆有较小的承压能力,容易有弯曲现象产生,因此现有的施工用材都运用48mm×3.5mm规格的截面钢材进行替代。一般钢管安装的位置对墩台截面的大小产生决定性作用,爬杆数量使起重为标准得到确定,尽可能在混凝土的中心进行设置,使其间距保持在1.5~2.5m范围内,使受力均匀得到保障并开展同步提升,使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存在。在提升的过程中,应将滑模保持在均匀且垂直一致的状态,对各个提升架之间的高差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将其保持在小于5mm即可。也就是说,浇筑混凝土必须做到均衡平衡,对每层的厚度实施严格控制。对称进行混凝土布料,开展钢筋上料时应与施工要求相结合,在平台上分小批实施对称堆放,避免在不均匀荷载作用下滑模有倾斜问题产生,并对滑模的水平结构进行随时检查,看其是否有变形产生,便于及时进行调整加固处理。
4.2 高墩台液压滑模的施工顺序
4.2.1 与图纸相结合,对滑模进行设置。例如内模、外模、支撑、平台、吊架、操作柜以及千斤顶的布置等。4.2.2 在墩台上放样组装模板和平台时,应与轴线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安装和检查。4.2.3 在钢筋安装好以后,即可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操作,将每层保持在30cm左右,在浇筑时根据一层层向上的顺序实施操作。
4.2.4 混凝土的强度保持在0.3MPa左右,并且用手感觉到有明显硬度存在时,模板向上根据每次5cm的距离进行滑动。
4.2.5 在正常温度下,对滑升的温度保持在30cm/h左右,工人施工应运用分班操作,并对工作交接记录做好。
4.3 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3.1 钢筋绑扎的施工要点。一般在组装模板之前将钢筋绑扎工作完成。第一次构筑物绑扎的水平钢筋只能将模板的相同高度得到保持,以上部分绑扎作业应在千斤顶架的横梁下和模板的上口之间的缝隙内完成,每段竖向钢筋的刚度都不能过长,便于施工工作的开展。在接长钢筋施工的过程中,相同断面内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应控制在小于钢筋总横截面积的50%。
4.3.2 滑升的施工要点。一般混凝土最初浇筑的厚度应控制在60~70cm以内,应将浇筑分为2~3层完成,大约开展3~4h作业。在浇筑完成之后,即可对5cm模板进行提升,并检验出模混凝土强度,若检验达到合格标准之后,即可提升模板为3~5个千斤顶行程。其中,第一个行程是在完成试滑以后,停机对模板结构及滑升系统进行检查,并对正常之后的连续滑升进行检查。在气温达到正常以后,控制滑升速度,使其处于20~50cm/h以下,然后继续开展钢筋的绑扎及安装,浇筑混凝土,开启千斤顶,提升模板,以此开展循环操作,平均每昼夜开展2.4~6m的滑升,直到完成作业量。对混凝土开展浇筑操作时,应分层、分段开展均匀操作,将每层的厚度保持在20~30cm,浇筑停止应在模板的上口下方约为10cm的位置即可。
4.3.3 对滑升状态进行检查控制。在滑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薄层浇筑、均衡提升及停顿减少”的原则,限定在某段时间内开展其他各工序的施工,相互不会有影响产生。避免为了迁就其他施工作业而造成停顿或减缓滑速的现象。每次滑升300mm千斤顶都应用限位卡平一次。用平台对水平偏差实施水平控制,专人负责滑升标高,每进行1.5m滑升,都应与操作平台的水平度相结合实施一次抄平,使标高的准确无误得到保障。在滑升的过程中,若垂直度达到3ram以上时,则应立即运用纠偏措施进行处理。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不断修建,设备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逐渐趋于老化,使人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应对高墩桥梁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通过技术改造,使其与新的施工建设要求相适应,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为路桥建设贡献出应有的作用。
江苏鑫亿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先生 陈女士 技术咨询:15851070333 电话:0515-88632555
传真:0515-88632777 网址:www.jshh444.com 地址:盐城市政府中央行政办公区华邦国际西厦A座506室 备案号:
苏ICP备09031354号-5